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关于印发葫芦岛市城乡规划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时间:2024-06-16 05:33:26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807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葫芦岛市城乡规划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辽宁省葫芦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葫政办发〔2005〕60号 关于印发葫芦岛市城乡规划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葫芦岛市城乡规划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审核,并经市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二00五年六月十二日
葫芦岛市城乡规划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根据《中共辽宁省委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葫芦岛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辽委〔2004〕25号)和市委、市政府决定,组建葫芦岛市城乡规划局,县(处)级建制。葫芦岛市城乡规划局是主管全市城乡规划工作的市政府工作部门。
  一、主要职责
  (一)负责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城乡规划与管理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研究拟定全市城乡规划具体政策并组织实施;执行国家、省城乡规划的技术标准、规程、规范和办法,并制定全市相应的技术标准、规程、规范和办法。
  (二)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城市发展战略;负责组织编制、审查、报批葫芦岛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组织、协调、参与市有关部门编制各项专业规划,包括国土规划、区域规划、江河流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消防规划和地下空间利用规划等;指导编制和审定各县(市)区域城镇体系规划、总体规划和村镇规划。
  (三)负责全市城乡规划、测绘、勘察及城建档案的行业管理工作;负责收集、接收、保管和利用城市建设档案、资料;负责城市规划区建设工程的勘测和勘测管理工作;负责数字化城市建设工作。
  (四)负责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建设项目的规划审批与规划管理。
  (五)负责城市规划区建设用地及各项建设工程的批后管理和监察工作,查处批后违法违章建设工程;负责有关行政复议、仲裁;负责接待和调查处理有关来信、来访、投诉和检举控告,负责监督检查各县(市)区规划执法情况。
  (六)负责规划区内已审批的建设工程的放验线及规划验收工作。
  (七)负责组织开展城乡规划科技交流工作。
  (八)负责对各县(市)区城市规划和村镇规划工作的业务指导。
  (九)负责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城市雕塑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十)承办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市城乡规划局设5个职能科(室)。
  (一)办公室
负责机关政务工作的组织协调、文电处理、文书档案和对外联络和接待工作;负责起草、审核重要文稿和组织协调工作会议;负责机关安全保卫和行政事务管理;负责机关及直属单位纪检监察、思想建设、精神文明、组织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负责机关和直属单位的机构编制、人事、劳资、财务、组织、宣传工作;负责直属单位的财务监督、财务审计管理工作;负责局机关和直属单位行政经费专项经费及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负责局机关和直属单位经费预算、财务决算工作。
  (二)综合业务科负责规划管理业务的综合协调工作;负责组织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组织协调市有关部门编制各项专业规划;负责按法定程序进行规划编制审批,参与重大项目的前期论证;负责研究城市规划相关技术规定;负责规划编制的公示和听证;负责研究拟定全市城乡规划行业发展战略规划和计划;负责规划设计行业的资质管理;负责指导和管理城乡规划行业科技成果及行业新技术推广应用工作;负责全市城乡规划系统的统计工作;负责规划审查、专业评比;负责市政工程设施规划方案的审查、报批工作。负责审查指导各县(市)区编制、调整、完善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县城总体规划工作;负责指导各县(市)区开展规划区详细规划编制工作;指导各县(市)区研究制定县城建筑风格及城市特色;指导全市建制镇、集镇(乡)、村庄规划的编制、实施及管理工作;负责研究制定村镇规划技术规定;负责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及市城市雕塑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三)建设用地规划审批科负责承办各类建设项目用地规划选址、定点的审查工作,拟定限制性和指导性规划设计条件、用地和建筑性质、具体用地面积范围、土地使用强度;核定用地性质、数量及具体范围;负责建设用地规划审查工作。
  (四)建设工程规划审批科
负责承办各类建筑工程设计图纸审查工作;负责建筑外立面装修、改造、雕塑等的规划审查报批工作。
  (五)法规监察科负责对已审批的规划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负责建设用地规划审批后的建设用地界限的确认;负责组织建筑工程规划和市政工程规划审批后的放、验线和验收工作;负责建设用地和建设工程规划审批后的全程跟踪管理;负责对违法建设行为依法进行查处;负责接待、调查、处理有关人民群众来信来访;负责对全市城市规划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负责起草全市城市规划的规范性文件;负责全市城市规划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培训;负责全市规划方面的政策研究及法律、法规咨询;负责行政应诉、行政复议;负责组织规划违法案件听证会;负责错案、执法过错的责任追究。
  三、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
  市城乡规划局行政编制19名,工勤人员编制3名。其中:局长职数1名、副局长职数2名,纪检组长职数1名;职能科(室)科长(主任)职数5名。

关于印发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的通知

建设部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关于印发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的通知
建设部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工商行政管理局,计划单列市建委(建设局)、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务院有关部门建设司:
为了规范建筑装饰工程市场行为,维护承发包双方权益,现将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合同甲种本(GF-96-0205)和乙种本(GF-96-0206)两个示范文本印发给你们。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合同甲种本适用于大、中型建筑装饰工程,乙种本适用于小型建筑装饰工程。大中小
型工程的界定,建议以工程造价为界定依据,由各地区、各部门具体规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应会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做好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合同甲种本和乙种本的印刷和发放工作。在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施行中,各地要加强管理,认真做好审查和监督工作,施行过程中的问题和意见,请及时反馈给我们。附件一:建筑装饰工
程施工合同(甲种本)(GF-96-0205)及使用说明附件二: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合同(乙种本)(GF-96-0206)


第一部分 合同条件

关于执行款物管理工作的规定(试行)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执行款物管理工作的规定(试行)

法发(2006)11号


为了加强人民法院执行款物的管理工作,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有关司法解释,参照有关财务管理规定,结合执行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本规定所指的执行款物是在执行程序中,依法应当由人民法院经管的财物。
  第二条 各级人民法院财务部门应当开设执行款专户,对执行款实行专项管理、专款专付。
  执行机构和财务部门应当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相互监督。
  第三条 财务部门对执行款的收付进行逐案登记并建立明细账,执行机构应当指定专人负责对执行款的收付情况设立台账,同时对每个案件实行明细记账。案件承办人应当对每个执行案件的执行款往来情况进行登记,并归人案件档案。
  第四条 人民法院在强制执行中,执行款可以由被执行人直接交付给申请执行人。也可以从被执行人账户直接划至申请执行人账户。但对于有争议或需再分配的执行款,或因其他情况,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先存人执行款专户的,应当划进执行款专户。
  第五条 被执行人直接向法院支付现金或票据的,执行人员应当会同被执行人将现金或者票据交本院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应当出具收款凭据。
  第六条 执行中确需执行人员直接代收现金或者票据的,应当不少于两名执行人员在场,即时向付款人出具收据,并将收款情况记入笔录并由付款人签名。
  收款人应当在回院后一个工作日内移交本院财务部门或将有关款项缴入执行款专户。
  第七条 人民法院委托拍卖机构拍卖被执行人财产时,应在拍卖委托书中要求竞买人或买受人将保证金或者拍卖价款直接汇人法院执行款专户。汇款时应注明汇款单位、拍卖机构名称、被执行人名称、案号。
  第八条 执行款到账次日。财务部门应当将到账情况告知执行机构,执行机构应当在五日内将收款时间和数额等有关情况告知案件当事人。
  第九条 执行款到账后,执行法院应当在一个月内核算执行费用和执行款,并及时通知申请执行人办理取款手续。需要延期划付的,应当在期限届满前书面说明原因并报主管院领导审查批准。
  第十条 执行款专户的款项需要支付时,执行人员应当填报有关支付案款审批表并附以下材料,报经执行局长或主管院领导审批后,交由财务部门办理。
  (一)生效的法律文书、立案审批表;
  (二)款项到账的相关证明;
  (三)申请付款人的有效身份证明。委托他人代收的,应当向法院出具特别授权委托书;
  (四)已扣缴或应当扣缴的票据或说明。
  财务部门支付执行款时,应当按照有关财务管理规定认真审核。
  第十一条 人民法院向申请执行人支付执行款前,应当依法扣除未缴的申请执行费和执行中实际支出费用。
  第十二条 人民法院向当事人交付执行款时,应当同时收取和审核当事人出具的收款凭据。
  第十三条 由人民法院保管的查封、扣押物品应当指定专人负责,妥善保管,任何人不得擅自使用。
  第十四条 执行法院解除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措施后,应当将财产及时返还。
  第十五条 案件承办人调离执行机构,在移交案件时,必须同时移交执行款物及相关材料。执行款物交接不清的,不得办理调离手续。
  第十六条 严禁使用、截留、挪用、侵吞和私分执行款物。违反者,按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第十七条 各高级人民法院在实施本规定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制定实施细则。
  第十八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2006-5-18